1)第八十二章 调整_开局小欢喜:拼搏百天我要上北大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方老师有班主任最棒的优点。

  他能引领着全班的同学前进。

  教人育人的时机就在于此。

  同学们聚精会神的听着。

  方老师知道他们会听进去,但也会忘记,所以他会一遍又一遍,不厌其烦的重复高考的重要青春的珍贵以及努力的意义。年少的同学们像蹒跚的机器人,必须要老师时不时的上发条才行。

  但陆佰充耳不闻,方老师却不再担心他了。

  提高28分,年级进步45名,进入年级前二百。

  陆佰证明了自己,就像班级中其他三四名正在做自己事情的同学一样。

  他展示了成绩优异者身上的共性——自我驱动力。

  还有成熟。

  家庭的教育、自我的禀赋,总使得一小部分同学有着超出同龄人的成熟。

  利弊权衡,他们都在做对的事情。

  老师们此时便不再需要喧宾夺主,退居后位,让这部分人发挥自我的能动性,而他们做副船长就可以了。

  时间滴滴答答的过去,转眼又是一周。

  陆佰觉得时间太快了。

  “是时间太快,还是我的速度太慢?”

  周四下午的最后一节课,体育课。

  京城的教育宗旨是综合教育、素质教育,他们有空间去执行。

  所以即使是高三,学校也被要求必须正常进行体育课。

  解散之后,陆佰跑了回来。

  他细细数了进度,暗道:“恐怕还得跑得再快点才行。”

  陆佰在八开大的草稿纸上做了阶段的小结。

  二阶段“升堂入室”的进阶学习走过40多天的时间。

  数学进入了三角函数恒等变换的部分。

  物理是,完成了牛顿三大定律和圆周运动,目前正在万有引力的部分。

  化学是

  生物是

  语文,则在张文训老师的手上展现了真正的面貌——一门150分的大学科应该有的庞大体量。

  浩如烟海的知识点在张老师的手上凝聚成一个井井有条的大结构。

  尤其是陆佰这之前的语文能力,仅仅是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母语经验,加一些习题套路的经验。

  语文进步惊人。

  四次课,收获满满。

  一对一的教学,通过互动老师能时刻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,然后不断调整和引导,是学生进入适应的节拍。

  于是张文训不断的加速加速,上课节奏快得飞起。

  陆佰的接受速度远比张文训预计的快。

  显然眼前的这个小孩,不像别的学生把教案扔到一边,而是有效预习了他的教案,只有这样才能在上课的时候掌握得那么快。

  这使得他减少重复的讲述,而有时间把每一点都讲透彻,讲得淋漓尽致。

  张文训讲得很累又很爽。

  他只能一边上课一边给自己续浓茶。

  陆佰用最适合智力普通学生的方法学习,保证了学习的质量。

  隔一天上一天,使他可以充分的复习和预习,充分记忆和理解,并用少量习题巩固。

  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i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